我们的网络遗产如何传承?

刚看到一条消息电邮服务商的困境,说一个年轻的美军士兵Justin战亡,他的父母向法庭提出,由法庭判定将Justin的雅虎邮箱账号提供给他们。这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就有过的念头,一个有趣的问题:我们的网络遗产今后如何传承?





我们的先辈们,他们的思想和才华,通过手写和印刷纪录在纸张之上:和家人朋友沟通的信件,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,苦心研究的科学发现,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宝贵精神财产,作些财产,作为法律意义上的遗产形式,为其后人所继承。





现在我们这代年轻人,是互联网的一代,在我们一生中的风华正茂黄金时代里,享用着人类几千年科技文明发展的成果:互联网络技术。现在我们的邮件,多是以Email形式交流;我们的文采,呈现在各自的blog上,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精彩对话,可能都存在MSN、QQ等这样的IM软件中。



这里有一个具体的技术性问题:所有这些数字形式的精神成果,常常都以托管在某个网络服务商那里的某项服务方式存在:我们在那里注册了一个账号,然后开始写Email、写blog、写我们的思想、情感和隐私。



每一个账号都由一个ID和密码组成,在一般的服务条款中,都是说着服务商保证我们的隐私,保证我们的精神成果只有自己可能使用。我们很多人都有一大堆的网上ID和密码。



接下来的一个关键而有趣的问题是:假如我们不再存在,这些宝贵的遗产如何传承?



是随着一般的服务条款中常看到的,过了某某多长时间后,该账号被自动冻结注销,所有数据(亦即精神成果)被删除,消失?还是可能通过账号(ID和密码)的转移来由法定继承人继承?



可能还很少人意识到这个问题,或者这个问题的意义。但是未来整个社会的网络服务化,必将使这个问题突显出来:服务条款保证的个人隐私和遗产继承如何协调,而不陷于尴尬?



现在之所以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,是因为现在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大多都是年轻人,互联网的一代现在仍然活得很年轻很滋润,没有碰上这个问题。但在上面那个新闻故事中,一场战争中一个年轻人的死亡,让这个问题提前扑面而来。



是不是到了好好坐下来想想、讨论这个问题,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了?

5 comments:

  1.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新颖的问题:)

    ReplyDelete
  2. 技术的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是新的,答案却依然来自于我们从前的价值观。

    ReplyDelete
  3. 我看目前先应该坐下来考虑考虑我们应该、能够留下什么样的网络遗产。

    ReplyDelete
  4. 呵,这都给你找到。我都还在调试,尚未发布呢。

    ReplyDelete